在我們免費使用google, facebook, Instagram, 各種服務和功能。享受的當下,我們卻常常忽略了自己在網路上所皆露的資訊,有一天可能會害到我們自己…孟買恐怖攻擊事件告訴我們突然問,一位老人家的性命,就全看恐怖分子的網路搜尋結果來決定…我們奉上的資料,結果有一天被拿來對付自己。
標籤: 極簡生活
人生清單(Bucket List)
我們心中都有一些目標想要完成的事,這些事可以稱為人生清單(Bucket list)或是夢想,不同時期,想做的事情也不一樣,人生清單代表著在走到盡頭之前,一定要完成的事情。可惜的是我們往往會被生活沖淡,忘了人生清單的夢想。忙碌於工作、家庭、朋友或是社群媒體、網站。我開始思考人生清單,會有這樣的念頭很簡單,來自一部電影..
分心偷走的人生,即刻找回專注力的方法
我們被各種科技產品、網路引導著自己的思緒跳來跳去,你曾想過?為什麼會變這樣???一分鐘不看手機訊息、不查看email,就渾身不自在?面對無所不在的網路,就像希臘神話故事中奧德休斯面對的海妖賽蓮,不斷的誘惑你。讓你沒有完成任何事,在自己長期不斷分心的結果,失去了該有的專注力。當你要找回失去的專注力,會更加困難。
不想後悔的那些事
想想自己在人生中每個重要的時刻,你會後悔自己錯過的那些事嗎?通常我們都是沒做的事情比較多,直到最後,才感受到強烈的遺憾。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該做什麼會成功?或過著理想的生活,卻忽略不做。生活中有很多看似不重要小小的決定,卻影響一生。我們會依據過去經驗、個人偏好,決定要不要做一件事。但是我們最常做的決定…就是維持現狀
一點點的努力
日本第一條高速鐵路東海道新幹線在1964年通車,以平均時速193公里從東京到大阪3小時58分抵達。當時全世界最快的高速鐵路,歐美列強震驚不已。高速鐵路背後對技術工藝的努力,讓日本經濟一路成長至1980年。從103公里到193公里,一點一點的努力和進步,完成了不可能任務。
時間使用說明書
時間對於每個人而言是公平的,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隨著年紀增長,時間只有不斷減少、不會增加。如何有效的使用時間,成為我們最重要的課題。時間比金錢還要重要,因為時間沒辦法存起來,只會越用越少。該如何面對現代社會各種便利的服務,消耗我們大部分的時間,扼殺了專注力。零碎時間、設定獎勵、排除分心的源頭是時間使用最重要的…
多思考,少Google
Google迅速正確地提供上百萬條搜尋結果,每次搜尋總是能夠解答自己的疑惑。但在某日,我發現過度依賴Google的結果,是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力,也逐漸消失。大量內容農場的知識,充斥在Google搜尋結果,假消息、假新聞,也逐漸洗腦我們而渾然不知。
極簡生活之旅,一年後做了三件事
開始極簡生活一年後,我開始更重視每一件留下的物品,有沒有用途、功能為何?買東西,會思考久一點,會多想我是不是真的需要這個物品?接著,我更持續斷捨離,清空與保留真正需要的物品。這一年來的適應極簡生活之旅,我做了三件的事…掃描回憶與整理、精簡的書櫃、
數位極簡與數位斷捨離
人生只能活一次YOLO(You Only Live Once)
因為人生只能活一次,(#YOLO, You only live once),如果你只有工作、家庭、睡覺,或是工作、和朋友聚餐、睡覺,那該檢視自己的生活,什麼是重要的。人生只能活一次代表著兩種意思:1.人生只有一次不能重來。2.時間有限,要把時間花在重要的地方上…
世界越快,心越慢,生活也要慢
一切都加速的失控狀態,我們會變得無法享受生活中的一切,例如:閱讀若加速了,也失去沉浸在文字行間的體驗,就像喝著沒有酒精的小麥汁一樣,自以為是的微醺;短影音佔據了的心智,失去看部長片的耐心,體會故事中想表達深刻的意念;無法專注學習新的技能或興趣,享受像第一次學會騎腳踏車的樂趣。我們必須不斷地告訴自己慢下來停下來,才有機會
被大腦奴役的自由意志(Free Will)
吃什麼午餐是一種自由意志的展現,如果放任潛意識決定,可以視為沒有自由意志。決定吃什麼午餐,背後有各種決策因素:價格、飽足感、好吃、天氣、心情、用餐時間或等待時間…等。每一個因素的權重在大腦則會自動計算,讓自己迅速決定吃什麼。從簡單的「午餐吃什麼」開始到「我的自由意志是我決定的嗎??」還是「大腦自動幫我決定了?」
用另外一個視角觀察自己
我們大部分都是用主觀的視角看待每一件事包含自己,去審視每一個人,了解社會上發生的事情,鮮少去思考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也鮮少去觀察自己為什麼會那麼做?出於本能?自由意志?還是屈就於什麼?反向思考自己,更深層的了解自己,也能夠幫助自己實現自我。
讓自己離開同溫層
“不幸的是在Facebook社群聯結的效應下,讓人們更容易活在同溫層,無法透過新朋友,社交圈更加封閉,也無法有客觀的判斷能力,更容易受到朋友影響。比如說政治傾向,會讓有相同政黨理念的朋友,容易看到對方的政治言論,並且按讚得到更多認同,或是共同圍勦自認不公不義之事,反而看不到真實的一面,變成網路霸凌。”
我們需要玩的專業、挑戰自己的極限
當我們讚嘆某極限運動員突破極限,背後不僅僅是一種猴塞雷的掌聲,更多的人會好奇,他是怎麼辦到的?當時他心裡想什麼?冒險是人類的天性,從非洲大陸遷徙到世界各地的第一批智人開始,人類從以前就處於不滿足的狀態。當日常玩樂逐漸轉演化成冒險挑戰極限,人類會享受冒險這一刻帶來的成就感,是為了什麼?
專注力的養成,習慣專注
時間管理大師們,總是提倡的把生活的時間切割成一段一段,利用下班時間的黃金8小時,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很有效率的劃分每一個時間點。根據自身過去的經驗,其實訂時間表只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假象,反而會讓自己產生拖延。 想著還有明天,當下…我先休息一下…不要那麼認真(不要懷疑,我也有每個人都有)。訂時間表就像投籃的左手一樣,只是個輔助。
學習心流,更有生產力的生活!
在現代忙碌的生活中,想要更有生產力。沒什麼訣竅,就是要找回專注力和使用好工具。已故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曾跟庫克(Tim Cook)說:「【專注】的重要性,不管是在工作還是個人生活中,你只能做好一部分事情,你必須做出取捨,選擇那些你可以做出成就的事情。」
數位極簡:治療錯失恐懼症(FOMO)
Smart Phone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侶,已經成為既定的事實! 每個人都像駭客任務生活在母體的居民一樣,過著被操控的生活卻不自知。小明是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天的開始都是從手機鬧鐘響起,在還沒有起床刷牙的同時,小明的大腦就已經被制約反應控制了,無法逃離…
數位極簡:減少重複的行為
1.1的十次方是2.5937424601。每天做0.1的努力,累積起來就會變成2.593。但是每天退步0.1的結果是0.9^10=0.3486784401,很快連一半都不到。生活駭客就是在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超越自己的極限並且有效率的學習某個領域的技術。現在就開始檢視自己先成為生活駭客,在改變你的思維邏輯,接著挑戰自己。
生活最有價值的信仰-極簡生活
不知不覺中,我們對物品產生了信仰,而不自知。買了以後以為愛不釋手,結果只是擺放一旁,接著又去購買更多不需要的垃圾。居住的空間,逐漸堆滿雜物,生活空間從客廳縮短到,房間到床上。家裡的空間堆滿了雜物,多大的房子都不夠放這些雜物。
別讓價值觀殺了自己的未來
一個人的價值觀,會影響他未來的日子。
了解價值觀的概念是很難懂的一件事,我們從傳遍全世界MBA商學院的故事,開始談起價值觀。
MBA與漁夫在面對生活有截然不同的觀點,漁夫想著整天悠哉悠哉不用過多努力,享受生活。
MBA則是認為年輕應該多努力,未來才有選擇更有價值的生活…看似簡單的故事,有不同的寓意,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