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 的人都做錯!用 Notion打造第二個大腦PARA 的高效 LifeOS系統 - 2025-02-12
- 從手機電腦到雲端:3步驟完成數位整理! - 2025-02-04
- 我早知道有多好的生活中100件小事 - 2025-01-13
我已經想不起來,從幾歲開始,每次跨年後,我會寫下今年的目標,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如果我能早一點開始面對自己的惰性,應該能完成更多事,至少可以有更多好習慣。
今年我從每日習慣追蹤器開始,接著用每周和每月覆盤習慣追蹤器,檢視自己的進度有沒有對齊年度目標。
習慣養成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規劃,而是執行,追蹤器只是幫助自己紀錄的地方。
習慣養成,我實驗一段時間,關鍵在於地點、時間點或時機。
例如:我的三大每日習慣:固定在家裡洗澡前拉單槓、洗完澡在餐桌前閱讀一個章節、每日中午吃完飯花25分鐘寫作。
🎯每周覆盤習慣追蹤器
每週覆盤的習慣追蹤器使用總共有三個步驟,我是喜歡簡單的人,所以我不想花太多時間寫,週覆盤只著重三點:1)統計;2)回顧;3)規劃。
Step #1 本週統計
每個禮拜一,我就會建立每週的Weekly Review(每週覆盤習慣追蹤器)。然後,週日我會開始回顧本週總結的重點,舉例,我每週紀錄的重點是寫作、閱讀、簡易健身和Podcast專案上面,我投入的時間有多少?
如果每天都有寫每日習慣追蹤器和紀錄,很快就可以統計出來。
Step #2 先清空,再回顧

我每週會先清空個人數位和居住空間,清空這件事很神奇。我有意識這麼做之後,思緒會變得清晰明朗,可以輕鬆靜下來回顧覆盤。
每週覆盤最重要的三件事:
- 本週習慣追蹤的缺口,想辦法在下週填補。例如:閱讀或寫作進度落後,下週補回來。
- 每月的進度有沒有被完成以及每週確認是否完成年度目標的下一個行動。
- 有沒有跟最親近的人說謝謝?
Step #3 下週計畫

本週回顧覆盤結束後,開始規劃下週的計畫之外,必須抽出時間把上週未完成的任務完成。順便檢視,是不是真的需要做這件事?
如果有個人的專案計畫,就寫下一步行動。最後,寫下自己下週最想做的事情。
老話一句:「時間花在哪?成就就在哪?」
我採用習慣追蹤器之後,有點像把自動導航拔掉,全手動模式。我的目的地很清楚,如果照著習慣追蹤器穩定的配速,應該可以提早到達目的地。因為,我從來沒有試過定期覆盤。
🎯每月覆盤習慣追蹤器
每月覆盤,就是從年度目標拆解成每月目標。我覺得重點是不需要一年有十二個月,拆解成12份項清單。而是你能夠越快累積,越早達成越好。
我的每月目標有六大類,這六大類也是從年度目標而來:
- Personal 個人
- Creation 創作
- Personal Branding 個人品牌
- Financial 理財
- Learning學習
- Startup創業

🎯真的變成習慣,就不需要紀錄
我在家有一個習慣,睡覺前廚房洗碗槽必須是清空的,我是沒辦法接受廚房還有髒碗盤就去睡覺這件事。所以不管再累、再晚,我都會把洗碗槽清空,這是我的個人習慣,不需要紀錄有沒有完成。
習慣追蹤器是幫助我養成習慣的工具,每個紀錄的習慣,到最後都會變成跟「睡前清空洗碗槽」一樣的習慣。必須這麼做,不然會很不舒服的習慣。
祝各位,也能透過我改造設計的習慣追蹤器,養成自己想要的習慣。
習慣追蹤器訂閱
- 90% 的人都做錯!用 Notion打造第二個大腦PARA 的高效 LifeOS系統 - 2025-02-12
- 從手機電腦到雲端:3步驟完成數位整理! - 2025-02-04
- 我早知道有多好的生活中100件小事 - 2025-01-13
看完這篇文章,幫自己拍拍手👏,也請幫我5下拍手👏👏👏👏👏支持我繼續寫下去,謝謝你耶!然後,我其實很好聊的,你可以直接IG私訊@jackskyhigh和我聊聊!或email:jack@jackskyhigh.com
希望讀完後你還喜歡我的拙作,如果你也有相關經驗或問題,歡迎點擊表單回覆,和我分享。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我創作途中的emo,歡迎先來我的訂閱註冊頁,看看後再確認是你想要看的內容,再按下訂閱。
如果你有朋友,跟你有一樣的問題,請分享給他。這樣他就不用google或問GPT惹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