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讓每個人變得複雜了,我能做的就只有保持自己的簡單

unknown person holding clear glass ball
Jack CHiu
追蹤我

極簡生活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我自己也執行極簡生活多年,極簡生活幫助我找到生活重心,也明白少即是多的道理。儘管如此,我生活中還是有很多我無法判斷是不是該斷捨離的部分。剛好,我在Sahil Bloom’s Curiosity Chronicle(好奇心編年史),讀到一篇文章“釋放簡單的力量”。

他從四個生活環境中,評估自己是否為”簡單仔”:

  • 實體環境;
  • 數位環境;
  • 心理環境;
  • 社交環境。

結果我是不是「簡單仔」呢?

嗯…我不是血統純正的簡單仔,充其量是簡單和複雜的混血兒…以下是我檢查的結果:

實體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

person picking white and red book on bookshelf
Photo by Christin Hume on Unsplash

實體環境包含我擁有的各種實體物品,「衣服」、「實體商品」、「各種東西」。
我檢視我的衣櫃,嗯…其實有蠻多衣服我一年穿不到一次…我檢視我的書櫃,

嗯…我有很多書還沒看完,看完的也還沒整理筆記(整理筆記後可以賣二手書)

我檢視家裡的物品,嗯…其實很多都可以賣掉或丟掉了。

堆得越多,就越懶得整理。例如:

  • 我家的餐桌永遠都是堆滿一堆沒有吃的小孩子零食或隨手放的物品。
  • 我的書桌也老是堆滿一堆沒看的書,書櫃的書也是放著,這一放就是1年以上。

為了不讓實體空間縮小,所以我限制我能控制物品數量的上限(你沒辦法強制規定小孩不能玩玩具和老婆不能買衣服,在家是講愛的)。

衣服的數量要再減少(具體數量我還沒算,但我覺得理想數量應該是50件以下,汰弱留強只留品質好的衣服),書的數量也是要控制在書櫃館藏在100本以下,一進一出的原則。

減少消費,也能多存一點錢,這是保持實體環境簡單的好處之一。

數位環境Digital Environment)

數位環境,包含:「科技產品(電腦、手機、平板、數位攝影機或數位相機等裝置)」、「手機應用程式Apps」、「各種通知」。這是每天生活的亂源,數位空間會占據我的心靈,讓我處於一個興奮狀態。但我最重要的事不該被這些亂源淹沒。

  • 手機Apps:當然,能刪的Apps、手遊都刪一刪(真的沒那麼多時間玩),節省手機空間。
  • 各種通知(Notifications):一堆小紅點通知、LINE訊息等等。我目前是關閉約85%的通知訊息,全部都改由我自己決定要看不要看。然後,退訂超級多電子信、LINE官方帳號、群組。
  • 電腦:超多瀏覽器分頁(tabs)和看不完的email信件。過多的瀏覽器分頁,我的原則是先分群組,然後看完就關閉分頁。email則是,先篩選再分類閱讀,我訂閱的電子報分成中英文,每周一是我的email Day,我盡量克制在其他天不看email(但很難)。

不要小看數位環境被占滿帶來的影響,瘋狂的被訊息疲勞轟炸,真的會造成記憶力下降,無法集中專注做一件事。原則就是增加自己使用的數位工具和容量大小,減少打擾,來換取專注力和生產力。

心理環境(Mental Environment)

心理環境,包含人生最重要的:「工作」、「財務」、「家庭」、「健康」。這邊她沒有說什麼特別的,只說最重要的事情都需要精力來維持,可能是說心理負擔不要過重?

我的認知是,我該如何更簡單的維持這四個面向?

我多年來,維持心理環境舒服的做法如下:

  • 工作:盡可能讓工作流程自動化,有具體的工作目標。但是下班就是下班,不要找那種下班還要被call回來加班的工作,不要佔據過多的心理空間。
  • 財務:理財自動化,設定好自動儲蓄、自動投資、自動繳帳單,之後就專注在增加收入就好。
  • 家庭:在家裡是講愛的(再說一次!)放輕鬆點,不要要求太多,講清楚自己的原則底線,跟家庭成員找一個可以取得共識的空間就好。
  • 健康:簡單說就是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充足睡眠,還有保持愉快的心情,做到這三項,很難有人會不健康。若真的只能選一項先做,那就早點睡吧。

追求”簡單”的心理環境是一個肉體和心靈達到均衡的狀態,不能過勞也不能太安逸,太安逸就會被離職。

社交環境(Social Environment)

社交環境是指在你生活周遭的所有人,包含:同事、朋友、主管、家庭成員、小孩等。他指出一個原則是多跟能創造正能量的人相處多一點時間,減少與消耗你精力的人相處。有些會帶來負面影響的關係,就果斷切除吧!

和壞朋友保持點頭之交的距離,不見得是壞事。

結論:評估自己是不是簡單仔

他也提出了兩個檢視自己是否為”簡單仔”的問題:

1)這是必要的嗎;

2)這能夠帶來正能量嗎。

如果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NO,就刪除他。如果兩個都是YES,就保留它。如果只有其中一個為YES,請考慮要不要刪除。

我看完這篇文章後,迅速的檢查自己的四個生活環境。

我覺得在「心理環境」,已經達到一個很良好的平衡狀態了。

社交環境」以家人和最重要的朋友、同事為主,身邊周遭都是給我正能量的人,和他們相處不會消耗我的正能量。

唯一需要再改進的就是「實體環境」和「數位環境(這個真的很多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我也列出後續改進的簡單重點(保持簡單原則):

  • 實體環境
    • 把買書看完,做好筆記。
    • 衣服斷捨離
    • 整理不常用的物品
  • 數位環境
    • 持續更新email電子報閱讀清單,刪掉不重要的。
    • 刪除不常用的app
    • 刪除不重要的Podcast節目
    • 刪除不常看的youtube頻道
    • 刪除過多儲存沒有看的網路文章
    • 刪除沒有用到的檔案
    • 整理自己的戶外影片、照片

根據他的說法是一次斷捨離四個生活環境,會很痛苦(我也是這麼認為,由儉入奢容易,由奢入儉難)。雖然我還不是血統純正的「簡單仔」,但以我之前在四個生活環境中換血斷捨離的經驗,一定要循序漸進。

我的經驗是從實體環境開始,讓自己的桌面整齊、房間有空間可以活動。光是做到實體空間的簡單,你就會有種不可思議的爽感。接著,執行社交環境斷捨離,遠離或斷交會不斷情緒勒索你的人。最後,就是心理環境,選擇對自己最重要的事就好了。

Jack CHiu
追蹤我

看完這篇文章,幫自己拍拍手👏,也請幫我5下拍手👏👏👏👏👏支持我繼續寫下去,謝謝你耶!然後,我其實很好聊的,你可以直接IG私訊@jackskyhigh和我聊聊!或email:jack@jackskyhigh.com

💡想要即時收到更多我的文章嗎?

每周一早上 08:30 ,我會發一封《我的FIRE生活提案》的電子報~內容是我所閱讀、FIRE實驗、生產力與FIRE財務自由有關的內容(偶爾稍微插播一些跟家庭親子生活、運動訓練)。

強烈建議在按下訂閱之前,我建議花5分鐘先來我的訂閱註冊頁,了解為什麼我會開始經營部落格和發電子報,確認是你想要看的內容,再按下訂閱

如果你有朋友也需要FIRE提早退休的建議,請分享給他。